“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西部的大漠與蒼天、河流與落日、冰峰與雪嶺這一系列的西部景象在中國藝術中是無可替代的永恒的謳歌主題。在歷代表現西部山水的繪畫中畫家都在畫面中表現了西部蒼茫、浩瀚、雄健與悲壯的美感與情思。從而西部那獨特的地域而彰顯出的豪邁情懷與浩然風范,成為中國藝術傳統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根脈。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定西市畫院專業畫家包少茂先生的西部山水則在蒼茫、浩瀚、雄健的畫風中添加了更多的生命張力和色彩,使得人們印象中的西部鮮活起來。
作為一位生于斯長于斯的西北漢子,包少茂先生用飽含深情的筆墨記錄著西部這片土地的開闊和雄健,他的畫筆很少涉及某一處具體之景,而是著力于那種恢弘大氣的全景式構圖。他變具象為抽象,從寫實到寫意,遠景、近景一一鋪展在觀眾的眼前,他以一種“平視”的空間感將雄渾蒼莽的疊嶂雪山、浩瀚荒寒的大漠戈壁橫向展開,縱向疊加;再在其中點綴清冷幽寂的月亮、野性健壯的牦牛等意象,使得整幅畫面自然而統一。所以,他的畫總是給人一種開闊的視野。
《昆侖晴雪》
其次,先生在構圖中以獨特的審美視覺增強畫面的形式感和張力感,運用線條的變幻有意向縱深無限延伸,大大加強了畫面的幽邃雄渾與無限深遠蒼茫的意境。色彩上,包少茂先生的色彩多為冷色系,這使得畫面低調內斂,卻并不失生命的磅礴大氣之感。先生在水墨與筆觸形成的明暗對比中,以線條為連接。既增強了畫面的層次感又加強了畫面的豐富感,使畫面變得立體,大西北的雄渾厚重意象飽滿而震撼。這種磅礴大氣的恢弘與沉雄氣勢造成的視覺上的震撼,激蕩著一種浩然慷慨之氣,給人以氣象渾成而又生力彌漫的獨特美感。
縱觀包少茂先生的畫作《高原流翠》《高原情韻》《祁連雪韻》《駝聲悠悠》《塞外月如鉤》等畫作,其中一個特色就是幾乎每一幅作品都統一于一個色調,畫面都有很強的機理效果。也正因為他的作品色調統一,致使他要表達的意象更為鮮明而濃烈。由此他的畫里表現出濃重的張力,然而與此同時又不失寧靜、甜美。畫作《高原流翠》以生命之彩為鋪陳融合演變,遠處皚皚雪山,近看綠意點點,羊群和牛群悠閑的啃著青草,天高云淡好一番高原春景!陡咴轫崱穭t是“天人合一”的最好呈現,在晨光熹微中早起覓食的鳥兒,蒼茫無垠的原野上奔跑的羚羊打破這這一天的寧靜,天、地、萬物在這一刻都慢慢蘇醒過來,你會覺得畫面變得活躍了起來,這一切的景象和諧而美好!《昆侖晴雪》以黑、白、灰,三色為主要的基調,通過對比映襯的繪畫手法繪出了昆侖山的巍峨靜謐和廣袤,畫中幾峰駱駝更映襯出了昆侖山附近環境的蒼涼。
《駝聲悠悠》
在西部山水畫中皓月、羚羊、駱駝、蒼鷹……可以說凝聚著西部遼闊、大氣恢弘的景象精髓,它們都是蒼茫、矯健、悠遠的象征。對于這些意象的描寫,更凸顯了包少茂先生對于西部這片土地極深沉的熱愛。先生不僅用自己獨到的眼光和嫻熟的技藝來闡釋西部山水這個耳熟能詳的母題,而且在獨特的解釋中融入他自己對于這片土地的深深的熱愛之情。
觀先生的畫,你會被畫中契合心靈的某些東西所感動和震撼。包少茂先生用合于自然的心靈,以抒情的筆觸,在作品中化實景而為虛境,將西部的風土人情清晰地顯現在我們面前,引領我們去感受自然宇宙之間的無窮奧秘,以及廣袤西部的無限風情。
畫家簡介:
包少茂,1969年生于甘肅岷縣,現為文化部青聯美術工作委員會會員、中國長城書畫院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人民藝術家協會副會長、甘肅定西市畫院專業畫家、國家高級美術師。曾獲國家人事部當代中國杰出人才獎,甘肅敦煌文藝獎、金駝獎等。